影视文化如果无法立足于现实,并通过其光影记录表述一个时代的特征,那么所有相关的作品,无论在修饰时如何冠以“伟大”之名,其本质都是在耍流氓。
(资料图)
同样,以针对观影市场的某类定向人群的投放如果做不到精准,那么其结果可想而知。
这也是今天书写一篇算不得专业类文章的初衷。
大概因为下午刚和公司里的“好大儿”微信聊天,说起一些项目上的进程,我将最近的一些感受笼统地表达了出来:
从“账面”上看,似乎目前影视行业从业人员的“成色”不错——
打扮入时、学历高、通晓一切通讯平台,并会熟练掌握并使用一切网络流行梗。
但一旦涉及自身从事的工作则往往心地“纯良”。
这个问题牵扯出的原因有很多,我觉得其根本在于行业的“特性”决定了从业者的工作特质,尤其是对于从创作到营销整个产业链而言,常见的多是一些难以理解的套路,如如何确定营销策略、如何抓住项目特质并精准投放、如何规避“敏感”内容做到“扬长避短”。
其实这些理论上都没有问题,问题是交付的答卷常常以“行活儿”遗憾收场。
少有人真的认为对于一部电影起到决定因素的是宣发,实际上关于影视项目,或者说电影项目本身,其立意和类型以及表达主题能否接纳市场考验和观众认可才是根本。
前期的铺垫式营销,永远且唯一的作用就是强化项目的核心思想和专属于这部电影的独特气质。并以一种必需情绪化的意见先期投放市场,吸引相应的人群。
在大疫解锁之后的第一年,中国电影市场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崛起趋势。甚至在某些时候,从业者依旧在习惯性地根据前三年的“生存意识”依旧在做布朗运动(注:即无目的乱七八糟的运动状态)。
雪上加霜的是,基于无法认清观众鉴赏特征的基础,仅以简单的臆测决定电影的宣发策略,无法将粉丝和市场区别对待,更无法实现两者的赛道交互,也一直是票房失败的“基础病”。
早在2007年,有位导演曾与我说:
“希望有一天,我们这个行业不会被人诟病成渣滓集中营——没有文化的人主导文化项目,对自身必须学习的相关创作知识视若无睹,只是把大量的精力放在混圈与喝酒组局上,以此期待获得广博的人脉,然后输出没有营养和艺术价值的东西赚快钱,最后留下一个烂摊子让市场和观众渐渐失去对电影艺术的敬畏和信任。”
他说这番话时,中国电影尚未形成气候。
如今十几年过去了,依然很抱歉。
我们经历了票房爆发的时代,也经历了“不赚一个亿出门都不好意思打招呼”的时代,又经历了“一窝蜂”干拍尽一种类型片的时代,还经历了三年中各种“热血”横行的时代。
遗憾的是,眼下曾经因为盲目自信、投机取巧等原因导致的后遗症愈发明显,如今依然有人坚定地以为“只要背书好,一年十亿赚到老”的固执理想。
与此同时,因为那三年中渐变的生活习惯和娱乐模式,让越来越多的人在接受如暴风骤雨般“强心针”输出的疲倦后,开始选择接受新的文娱消费方式。
此外,三年中大量流失转行的,本该成为中坚力量的从业人员让电影产业出现了巨大的“智商真空”——
少有人再提出影城市场调研,并总结数据。
票仓城市的计算公式渐以简单的参考提交,不再附着个人调查建议。
影城活动开始模式化,观众从影城走出来之后,打开手机,习惯性地划走千篇一律的宣传稿,却对非官方的吐槽倍感兴趣……
专业人员忽略了营销中最关键的“互动”和“交流”,尽管表面上看大家都在注重映前感受,但在实际操作中,刻意强化“催泪”和“煽情”已成为第一百零一个模仿者不动头脑的“行活儿”标准。
但观众,尤其是不断年轻化趋势的观众,需要的是“客观”,甚至在某些时候看到“逆向”操作,而非某些文艺工作者们高高在上的姿态。比如当某影片进入高校面临影片中细节上的专业质询时,不仅没有表示出应有的谦虚态度,反而依旧固执,甚至连主持人都不由自主地站在“群众”的对立面语重心长地对提问者说:
“同学,科研的路还很长……”
马保国先生在自拍的短视频里也说过:
“我这个花枪,不拉架子,实打实,注重实战……”
七十多岁的老同志尚且如此活蹦乱跳,何况一向张口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闭口大卫芬奇的艺术家们呢?
这就牵扯到一个更直观的现象:
某些身居产业链高阶的创作者们,在一声声“靓仔”中迷失了自己。
他们不再如年轻时那样懂得深入生活,打磨故事和可看性,也不再追求电影需要给到观众的一些思想和启示,甚至不再愿意和办公室里的“孩子”交流获取灵感,他们的目光向上仰望,手脚向下垂立,表面上贡献的是电影艺术,实际上片面讨好资本并试图在洪流中选择置身孤岛。
这就形成了连锁反应:
不正视自身“产品”对真实市场的严重不足,只专注于高高在上的“下到校园中,和群众打成一片”,更可怕的是迎合这种姿态的是“我其实不会去看,但我也不想得罪你”的走过场。
于是,当这种风气和氛围渐渐成形后,迎接他们的必然是市场无情的嘲讽,以及小破站UP主们在没有甲乙双方身份掣肘的情况下开启的嘲讽模式——
当“场面”上没有人对“你”展开温和批评的时候,“你”势必要面对来自“民间”真实的声音。
如“接地气”这个词从我入行至今,过去这么多年了,还在有人拿它作为“卖点”:
它那么伟大、那么高尚、那么充满英雄主义,却始终没有忘记“人民”。
而真实的情况则可能是:
按照“我”臆想出来的调调远播寰宇,把气氛造出来,究竟是不是这么一回事不重要,主打的就是个“陪伴”——
是乙方对甲方的陪伴,不是观众对电影的陪伴。
那么年轻的从业者们又该如何呢?
论资历,拼不过老一代在酒桌上喝出来的人脉。
论工作,和别的行业一样坚持上下班通勤打卡。
论学识,给到他们的是“好为人师”的大佬姿态。
论交流,他们只需要坚定贯彻上级指令交差即可。
开会之于他们是工作,天马行空并没有实操性是常态,最后还是要“老前辈”定调执行,最后,丧失了话语权和工作激情的他们只得沉沦于短视频和豆瓣上,撰写他们刚编的故事。
青黄不接,对于产业而言,无论从上游到下游都是严峻的事实。
然而,“荷尔蒙”未必只能从交友平台中“溢出”,体位的钻研和时长的交流只是面对广袤无助的前路时无奈地娱乐,文艺创作和营销创意同样也可以是面对创造和市场的强力“中出”。
区别只是当大家认真面对市场现实和观众的情感诉求时,放下架子并摆脱虚妄的场面话,聆听新一代人真实的声音,并给予他们所能给到的最大的发挥空间,仅在细节上微调之后,把“交流权”还给他们,就像当年的自己那样体察到他们的渴望,那么就会发现:
孔乙己即便不脱下长衫,也可能有别样的人生。
这种人生,无论是对整个市场未来还是对人才的出路,都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同时,作为一个始终强调“深度和广度”的文化传播平台,我们一直期待对一个项目的解析,并在一定空间内获得对其的主导权,因为“文化和独特”是我方直到今天保留于业内的“荷尔蒙”。
后记——
在德云社最火的时候,郭德纲说:
“孩子们呐,别去夜店了,来我这听相声吧。”
因为彼时峥嵘尚未“饭圈”化的德云社舞台上,有观众们最想听到的人间真实。
嬉笑怒骂见江湖恩怨,冷眼相待看岁月如歌。
电影,也本该如此。
最后必须说一句: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